2022-11-21 13:36:35

产业观察:关于充电场站运营的几点思考!

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3.15亿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149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3.65%。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926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0.56%。同时,截止2022年10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470.8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168.0万台。

然而与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相比,燃油汽车加油站,全国仅有11万座,燃油车保有量高达3亿多辆,我们能感知的是加油贵,却很少听到有人抱怨加油难,这点上与新能源汽车则完全相反,为什么有着更多的能源补充点,却让新能源车主无法享受更佳的能源补充服务而经常为充电难而苦恼呢?作为新能源汽车充电场站的服务提供者,我们需要考虑哪些方面以改善这一困局?
一、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合理布局场站的地理位置,设计醒目的场站标志。场站建设前期调研,需要寻求大数据支撑,分析场站周边新能源汽车使用情况,道路分布,新能源汽车增长趋势,现有充电基础设施等核心数据,结合可利用土地资源,电力设施基础资源,市政发展政策等,合理建设符合市场需求的充电场站。参考燃油站具备极佳的可识别性的特点,充电场站应通过联盟的方式,设计出具备视觉冲击和可辨识性的标志,利于用户发现场站。
二、场站信息与云上应用、地图、支付系统的有机融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联盟资源,与交通类应用特别是地图应用(百度地图、腾讯地图、高德地图)合作,避免发生场站信息脱网,场站曝光率过低的情况。同时,需要特别留意场站设备的可用性,严格避免发生客户到场,设备却无法工作的情况。
图片
三、选择合适的充电桩产品
作为场站运营的核心设备,选择合适的产品是场站运营的根本因素。考虑到充电桩属于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能源基础设施,根据基础设施的普遍特性,一般均面临初期投入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紧贴政府长期规划等,在具体选择产品方案的时候,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 针对前期投入的挑战,建议选择具备群控群充且具备后期扩容能力的产品,这样可以在投资的初期,控制投入的资金,待市场培育成熟,再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容量扩展;
(2) 针对投资回报周期长的挑战,则建议选择后期运维成本低的产品,需纳入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器件成熟度高,主要器件模块化,运行成本低,能源转换效率高,环境适应性强等。从当前技术发展分析,基于IGBT技术的充电桩产品在这些方面具备明显优势,特别对于能源转换效率方面,在相同条件下,转换率平均高2~3个百分点,这部分的能源从原来纯消耗转变为运营收入,对于场站的整体运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国充电联盟2022年2月的数据,全国充电总电量约11.8亿kWh,根据最低提升2%转换效率,可提升2360万kWh;
(3) 针对紧贴政府长期规划,需要深入了解城市发展规划,了解场站服务的潜在客户,从而为场站建设的长期运营及后继扩展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四、选择合适的产品提供商。充电场站的运营是一个长期的公共服务,合格的上游产品提供商是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重要因素。建议考虑产品供应商的产品研发能力,项目执行能力,品控能力,技术支持能力等核心因素。充电场站的运营不是一次性建设,需要考虑后继的产品升级迭代。如现在更多高能量密度,高充电效率动力电池的涌现,就需要充电设备除兼容已有电池外,仍具备向这些新电池提供符合要求的快速充电能力。随着场站充电端点的扩展,可以考虑将现有场站资源“池化”,引入柔性充电特性,在不增加场站入场电力容量的情况下,为更多用户提供更优质的能源补充服务,提升服务品质,保障投资,充分利用已有资源。
五、充分利用不同时段能源费率的差异。场站运营的最重要开支就是购电费用,根据我国用电政策,不同时段的电费差异显著。针对这一情况,场站运营者可考虑引入带储能及风光本地能源子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根据场站的部署位置,考虑引入太阳能、风能等本地能源系统和本地储能系统,利用智能能源调度系统,白天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夜间利用波谷能源补充储能系统,从而实现显著的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
总结
充电场站的建设与运营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提出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根据车桩比最佳比例3:1的设计,市场空间极其广阔,同时该市场的竞争也必然会异常激烈。为客户提供比加油更好的体验,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周边服务,打造新能源充能服务品牌,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将是每一个准备入场企业共同思考的课题。(作者:安和威电力科技:张玥灏、张小松;智电时代能源科技:刘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