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1 15:30:43

新能源车企加速打开换电市场 充换电桩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近期,乘联会公布的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预计10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68万辆。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首次突破30%大关达到31.8%。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和渗透率不断增长,充换电桩需求也将大幅增长,充换电桩建设将迎来新一轮浪潮。

补能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问题。一方面,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车续航能力较弱,补能需求旺盛。补能可谓是新能源车相比于燃油车的痛点,相比于已经发展成熟的燃油车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油站铺设系统,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普遍较短,需要频繁充电,同时车桩比较低,绝大多数车库并没有配备固定充电桩,无法满足使用者的即时需求,而充电站又面临排队等待的问题,虽说目前配套充电设施在新基建下不断完善,但远未达到“大体覆盖”的地步,对于一些中小城市,充电设施数量稀少。

另一方面,续航里程逐年提高进一步刺激了补能的需求。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出新能源车型在标准的 NEDC 测试下以及实测下的续航里程相比以前大幅度提升,特别是近两年新推出的车型,在实测的环境下,基本都能达到 500KM 以上的水平,接近燃油车加满油的行驶情况。续航里程的提高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购买者的“补能焦虑”,所以对于消费者而言越高续航里程的新能源车越受青睐,也带来对补能需求的进一步提升。

让加电比加油更方便 车企加速布局换电站

政策推动下换电相关企业积极布局,换电技术日趋成熟,换电标准有望统一,各方看好换电赛道的发展。大量资本涌入换电领域,产业进入资本投入密集期。华为、软银等资本投资换电模式,宁德时代联合成立电池管理公司,亲自入场换电行业。

各主车厂已经着手开展换电布局,推出“车电分离”车型。东风、一汽、吉利、蔚来等积极研发换电车型,部分已实现量产,更多支持换电的新能源汽车走向市场。换电技术层面,换电方法标准化,换电时间缩短,统一换电站可对多种车型和电池进行换电,自动化程度提高。

前不久,蔚来汽车宣布在中国市场已累计建成换电站1200座、“电区房”覆盖率增至66.23% 、充电站2049座(充电桩11815根),接入第三方充电桩超59万根。有业内专家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超预期增长,充电桩产业链有望迎来风口,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不少车企都在加速布局加电站、换电站。截至8月13日,蔚来已于全国布局超充站966座。8月,小鹏汽车落成了第1000座超充桩,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表示,期望在2025年达成再建设2000座超快充站的目标。飞凡汽车也列出了“加电”蓝图,即今年将投建40座换电站,明年将建成300座换电站,到2025年将建成3000座换电站。

图片

短期盈利成为难题 市场期望更多补贴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多,新能源汽车的短板也开始显现。“里程焦虑”可以说是困扰新能源车主的最大问题之一,尤其是在需要出远门的情况下,节假日高速服务区充电排队、凌晨4点起床抢充电桩等现象遭到消费者“吐槽”。可以说驾驶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是绕不开的话题。

针对“里程焦虑”,在政策支持方面,此前17个部门重磅发布12项措施提到,对于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应积极支持充电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居住社区、停车场、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货运枢纽等充电设施建设,引导充电桩运营企业适当下调充电服务费。但当前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够完善,面临着充电难、充电慢等诸多挑战。同时行业的壁垒较低,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压缩了行业的盈利空间,盈利问题也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广州市天河区广园快速路某充电站的郭老板透露,自己的50个充电桩的投资高达1500多万元。令人意外的是,最贵的不是充电桩的建设,而是高压电的成本,动辄好几百万元,电桩的成本则是10多万元。他表示,目前充电站的盈利是一大难题,期望未来能有更多政策补贴。

据了解,目前充电桩运营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充电服务费,企业的收入完全由客户的充电量需求决定。同时前期过高的投资建设成本、充电桩布局不合理、运营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导致运营商投资成本回报周期长、短期难以盈利。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未来首先要提高基本停车需求保障水平,指导各地在新建居住社区中,严格按照城市停车规划和居住社区建设标准来建设停车设施和充电桩。其次,是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行动,通过内部挖潜增效、片区综合治理等方式,积极扩建新建停车设施。

最后,要加强停车场中充电资源共享,指导地方出台推动机关事业单位车位错时共享等政策制度,为居民停车和充电提供综合解决方案。通过扩大增量、盘活存量等多种方式,加强城市充停车场和换电设施建设,推动缓解行业“盈利难”问题。(羊城晚报等)